个人学习卡(理论学习或讲座等)
学习人:王娜 | 学习时间:2020、1 |
名称:教师的专业成长轨迹 | 出处:网络 |
内容概述: 1.青年教师——让碎片拼图 青年教师接受能力比较强,接受新理念快,但理解容易表面化,落到实处时容易碎片化。如:他们知道要创设儿童视角的环境,于是设计了一个让幼儿晨间来园的签到表,幼儿可以每天签名,很实用但却缺少童趣。园长在走访中和教师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帮助教师丰富了晨间签到的方法,让年轻教师进一步理解环境是隐性课程的理念。 2.骨干教师——让经验贯通 骨干教师既能快速学习、理解新理念,又能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但时常会给瓶颈问题困住。如有骨干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却在活动时只允许幼儿玩选定的区域材料,其他区域材料不能拿,导致材料利用率低。当园长在现场指出问题结症后,骨干教师立刻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自主,然后进行调整、组织,甚至创新了活动。 3.年长教师——让固化消融 年长教师已形成了一定的固有经验,接受新理念的能力相对较弱,思想容易固化。如他们会创设植物角,但只是简单的摆设,没有关注幼儿观察、坚持、探究等能力的发展。于是,园长组织老师们共同观察了幼儿在植物角里的种种表现,让老教师豁然开朗,明白了幼儿园时时处处皆教育。
| |
反思评价: 专业引领就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学校通过理论学习、学术报告、教学指导以及教学咨询等方式使教师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在与大师零距离的对话中,在不断反思教学实践中明确专业成长方向。否则,隐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性知识没有被激活,教师的教学就可能处于低水平重复,专业成长将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甚至停滞不前。从教师成长角度来讲,加强理论学习,接受理论指导,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反思意识和能力,是教师从教书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经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