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教研>>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文章内容
1月个人学习卡(仇燕萍)
发布时间:2020-01-1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娜

个人学习卡(理论学习或讲座等)

学习人:仇燕萍

学习时间:2020110

名称:幼儿园戏剧教育论文

出处:网络

内容概述:

一、幼儿园戏剧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一丰富幼儿的审美情感自古以来,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以生动的表现形式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同时又由于其独特的艺术手段,能够对最普遍的受众产生影响。
 
  因此,一定要重视戏剧的教育作用。
 
  新课标明确提出,戏剧教学要从经典戏剧作品中汲取教学营养,丰富幼儿的审美情感,提高幼儿的文学修养。
 
  幼儿戏剧资源十分丰富,包括话剧、歌舞剧和皮影戏等,任一剧种都有其独特之处。
 
  例如,歌舞剧采取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话剧以人物对话、肢体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皮影戏则是以驴皮制作、雕刻形象生动艺术性强的人物,利用灯光将影像投射到屏幕上。
 
  丰富的内容不仅拓展了幼儿的视野,而且培养了幼儿的艺术审美情感,引领他们走进戏剧世界,体验戏剧的无限魅力。
 
  二培养幼儿的审美鉴赏力许多艺术形式都具有一定艺术包容性,但戏剧的包容性几乎将所有艺术手段都整合了起来,并根据自己的内在规律将它们完美融而为一,形成一个统一的、独特的有机体,进而展现出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利用声音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情感的;舞蹈是形象艺术,是以人的身体动作来抒情和表现的;文学是语言艺术,是用文字语言词语来创造形象的。
 
  而在戏剧艺术中,音乐通过具体的唱腔和伴奏,舞蹈通过程式化的身段,美术通过具体道具,如此一来,不同艺术形式的独立性就受到了削弱,利用它们有价值的艺术元素,让它们成为戏剧艺术的有机构成。
 
  戏剧艺术这种强大的包容性和统一性——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蹈、鲜艳的绘画等,都很容易激发幼儿的审美兴趣,利用这些直观形象和趣味活动来引导幼儿,培养幼儿的审美鉴赏力。
 
  三激发幼儿的审美创造力在幼儿园戏剧艺术教学中,戏剧排演是教学核心内容。
 
  幼儿根据剧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戏剧排演,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幼儿们认真分析角色、揣摩语言、即兴发挥,通过直观感受、自我理解和大胆想象,将文字变为舞台上血肉饱满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情节,灵活运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演绎剧本内容。
 
  这一活动不仅是对剧本的二次创作,而且深化了幼儿的学习体验,这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
 
  可见,戏剧艺术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而且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通过寓教于乐的戏剧排演,既有效拓展了幼儿的想象空间,又激发了幼儿的审美创造力。
 
  二、幼儿园戏剧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一过于标准化,扼杀幼儿创造潜能在幼儿园音乐游戏我班幼儿尹中玉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她心里都明白,可是几乎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教师请她,她也不愿意把自我明白的告诉大家,可是与小朋友在一齐时,又说又笑,由此看来其实她不内向。在活动中我有意的经常提问她,以为多提问多鼓励她就会回答的,可是恰恰相反,还是不起作用。    遇到这样的幼儿,经过仔细分析,我实施了如下方法:首先搞好师幼关系,仅有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使幼儿心目中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做幼儿的知心朋友,构成良好的教育基础,幼儿就会喜欢教师,并愿意与教师沟通。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在学习、生活中多关心、体贴孩子,孩子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那份爱、那份关怀,自然也会和教师沟通。    再是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家长应当进取配合教师,进一步训练幼儿的说话本事,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压抑孩子天真的本性,给孩子创造表达表现的机会,提高幼儿主动表达的兴趣。让幼儿享受成功的欢乐,塑造自信。既使有一点点提高,也要给予鼓励。    其次,正面引导幼儿,让幼儿获得自信心,让幼儿在支持、鼓励中去创造表现,相信更适宜。用自我的一颗爱心,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像尹中玉这样带有某种自我抑制孩子的表现欲。帮忙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胆怯心理。例如教师说:“没什么,试一试,错了也没关系。”如对幼儿说:“你真棒,回答的真好。”“你是这样认为的。”孩子会有“教师支持我”、“我能行”的喜悦与自豪感,最终会主动的表达。还能够用奖励小红花等方法激发孩子去表现,再者孩子需要时也能够给他一点提示。教学环节,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在音乐的带动下,教师反复带领幼儿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走路姿势和猎食姿态等,想要借此来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整个过程都是幼儿在模仿教师的动作,而并非结合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来做动作。
 
  艺术是开放的,艺术教育倡导人的灵魂自由,不同个体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感受,并可以借助艺术手段表达出来。
 
  但就当前幼儿园艺术教育现状来讲,许多教师习惯了灌输式教学,习惯了全部一样的标准化教学。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音乐教学成了机械的模仿训练,绘画教学成了生硬的临摹训练。
 
  上述这些问题都是幼儿园艺术教育过于标准化带来的。
 
  因此,这种一味强调标准化的艺术教育,极大地扼杀了幼儿的创造潜能,限制了他们的个性成长。
 
  二强调结果化,忽视幼儿审美体验在实际的幼儿艺术教育中,大部分教师习惯于给幼儿灌输艺术知识和技能,但却忽视了幼儿主动参与、探索和体验艺术的过程。
 
  三过于封闭化,打破戏剧艺术完整性由于不同艺术门类之间有着较强的关联性,所以幼儿艺术教育要注重综合艺术教育,这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一点。
 
  但在实际中幼儿艺术教育的封闭化却造成了幼儿艺术活动的单一,缺乏不同艺术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戏剧活动就是戏剧活动,美术活动就是美术活动,彼此泾渭分明,毫无联系。
 
  众所周知,每一种艺术都有其独到之处,不同艺术门类之间有着许多共通之处。
 
  比如音乐、美术和戏剧都具有节奏和韵律等。
 
  因此幼儿戏剧艺术教育要充分体现出戏剧艺术的包容性,推动不同形态的艺术之间的交流。

反思评价:

在创意戏剧课程中,创造性、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想象力、情绪稳定性、社会合作能力、道德态度、身体平衡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等所有教育价值总和考虑到,并且考虑到孩子的发展水平,尊重每个孩子的自身特点,让孩子做戏剧课程的主人,探寻到真实的自我,经过思考和调整,展现最好的自我。从而促使孩子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形成和发展自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青山湾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