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学习卡(理论学习或讲座等)
学习人:陈莉 | 学习时间: 2019.11 |
名 称:浅谈如何开展幼儿创意戏剧 | 出 处:网络 |
内容概述: 艺术来源于生活,戏剧也是如此。在生活中,幼儿会用语言、动作、表情,甚至绘画的形式表达他们对某个动画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他们总是不断地发明自己的幻想游戏,虚构想象的朋友和敌人、仙女和妖怪,在幻想世界里体验现实无法带来的神奇与快乐,尤其像“扮鬼脸”“模仿大人”之类的假装现象一直在孩子的身上发生。当幼儿用语言或者身体动作来表达动画内容时,幼儿创意戏剧就拉开了帷幕。创意戏剧不同于仅仅追求演出效果的“剧场戏剧”,它以幼儿的参与为根本,以幼儿各方面发展为诉求,可以说,“以孩子的意愿、努力和健康成长为中心”是创意戏剧教育的主要特征。 幼儿创意戏剧活动有四种表现形式:(1)对话式,主要用角色的语言对话来表现。幼儿既可以用动画中的语言,也可以自己创编。(2)哑剧式,主要通过角色的神态动作来表现(3)舞蹈式,主要通过肢体的音乐律动来表现。(4)组合式,可以通过旁白或者是分成若干幕的方式,引领幼儿从故事开始,把对话、音乐律动等串联起来或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完整创意戏剧表演。 下面我就创意戏剧主题活动《美猴王》为例,谈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幼儿创意戏剧主题活动。 1、主题选择 创意戏剧《美猴王》来源于中国美术水墨动画片《过猴山》。主要情节是一位老爷爷挑着两筐草帽去卖,途中在一棵大树下坐下来休息,他喝了点酒后睡着了。这时,来了一群猴子抢走了草帽。猴子们不愿意将草帽还给老爷爷,最终,老爷爷利用猴子喜欢模仿人动作的特点,巧妙的取回了所有的草帽。故事中的猴子活泼好动,调皮可爱并喜欢模仿,与幼儿天性相同。但喜欢模仿不是猴子们的专利,孩子一样具有模仿的天性。幼儿往往通过模仿学会了很多知识和技能,而《美猴王》这一戏剧主题恰恰展现了孩子们模仿的天性。 2、创编剧本框架 首先,要将动画的内容分成三到四个段落,每个段落为一幕,每一幕展现故事的一个情节;其次要根据每一幕的表现形式,确定用歌舞还是角色对话的方式表现。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都应当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商议决定的,幼儿是戏剧表演的主人,教师要尽量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实现。比如,根据《过猴山》故事情节,戏剧可以分为四幕。 第一幕“清晨猴山”开场:以旁白、众猴表演和律动为主,由老猴王阐述后续发生的故事推选新的美猴王;以律动的形式表现清晨猴山热闹嬉戏的场景。 第二幕“选美猴王”,以老猴王、竞选者的才艺表演和众猴的律动为主。因为老猴王年事已高,所以竞选者们进行才艺展示,咖猴、醉猴、舞猴和小猴王依次在舞台上进行才艺表演,期间众猴和老猴王不停地和台上的表演者互动。小猴王在竞选中一举胜出,撕掉了其他选手的名牌。老猴王给小猴王戴上了王冠,穿上披风,最后在众猴的簇拥下落座,一同观看众猴的舞蹈表演。表演结束后,小猴王接召前去“天庭北大”留学深造,这才有了后面的猴王学艺。 第三幕“猴王学艺”,以对话和情境表演为主。上学的小猴王在“天庭北大”留学期间认识了二郎神、铁扇公主、哪吒、顺风耳、嫦娥,并收获了一位严厉的老师“太上老君”,由此展开对白和表演。 第四幕“猴王回猴山救人”,以旁白、表演律动为主。小猴王因为在留学期间调皮胡闹,被太上老君贬回猴山面壁思过,在回猴山途中遇险救人,最后顿悟。 3. 创编表演细节 表演细节包括角色对话、故事旁白、韵律舞蹈等的内容和形式。角色对话和故事旁白可以使用绘本中的角色语言,也可以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韵律表演可以结合情节内容由师生共同创编动作以展现情节。表演细节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以《美猴王》为例,让幼儿根据情节自主设计对白,等所有幼儿对这个剧本完全熟悉了,可选择语言表达较好的幼儿担任旁白。剧中角色有限,只有老猴王、咖猴、醉猴、舞猴、小猴王、太上老君、二郎神、顺风耳、嫦娥、铁扇公主和哪咤,在一些幼儿饰演主要角色进行表演的同时,可让其他幼儿扮演众猴等,一起加入到群体律动中来。幼儿园的创意戏剧活动要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戏剧中的一员。 4. 组合排练 按每一幕组合各种表演形式,如旁白、对话、韵律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感受和体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情境表演。教师在集体活动时让幼儿表演某个情节的韵律舞蹈,也可以在表演区或语言区鼓励幼儿自由表演某个角色和对话。幼儿应当有自主选择角色的机会。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角色,大胆尝试没有演过的角色,轮流表演大家竞争的角色,竞选希望尝试的角色。年龄稍大的幼儿应有机会对排练承担更多的责任,比如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进行分组排练,在“小舞台”活动中自主排练,在休息日争取与父母参与小剧组排练等等。 5. 演出前的准备 包括布置舞台、调试音响、制作服饰、邀请观众及设计海报。这些大多需要教师和家长一起准备,幼儿也参与部分工作,比如尝试设计制作服装道具、布景、设计请柬、编排座位号等等。 6. 彩排和公演 戏剧主题活动作为我们幼儿园的特色教育课程,通常会在六一儿童节进行戏剧的展演。邀请园内其他小朋友来观看,或邀请爸爸妈妈来看。 让幼儿主动参与到创意戏剧活动中来,可以从参与改编剧本、参与角色表演、参与创编律动、参与准备服装道具、参与邀请观众五个方面着手。 (1)参与改编剧本。教师要先对整个故事表演有一个基本架构,相当于教师的预设。在此基础上,再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和幼儿进行剧本改编的讨论,如“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演些什么?怎么演?剧里要有哪些角色?是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还是用动作表演的方式?在哪里要加上一段舞蹈”等等。 (2)参与角色表演。幼儿按照情节参与角色表演。可以表现角色之间的对话,可以表现角色的动作和神态。也可以表现某个场景或情节。戏剧中的角色对话,一些可以来自于绘本,一些可以来自于幼儿的个性回答。教师可以在讨论剧本时记录下幼儿的多种回答,为创编剧本提供素材。角色的动作和神态,一些可以是固定设计的,一些可以是幼儿自由表现的。排练时让幼儿分享各自的想法,鼓励幼儿间的相互学习。 (3)参与创编律动。戏剧活动中设计有律动时,教师首先要寻找适合于表现情节和幼儿节奏特点的音乐,再和幼儿共同创编相应情节的律动动作和律动队形。通常绘本剧都有较多的幼儿参加,因此,剧里的律动应相对简单,便于幼儿集体表演。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幼儿熟悉的律动迁移运用到绘本剧中,以降低难度,增加幼儿表演的乐趣。在动作的创编上。原则上以对角色特点的模拟和创编为主,教师可酌情在幼儿创编的基础上,商讨并提取出部分动作组合成为律动,这也具体体现了让幼儿成为舞台的主人。 (4)参与准备服装道具。戏剧表演需要有演出服装,幼儿不仅喜欢用各种服装与道具装扮自己,还喜欢参与服装和道具的制作。教师在进行各个角色服装的设计时,要给幼儿发表意见的机会,和幼儿共同商讨,让他们主动承担工作。 (5)参与邀请观众。邀请观众的工作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讨论。如“我们邀请谁?怎么邀请?要做什么准备”,教师鼓励幼儿说出想法,并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想法。幼儿希望画邀请卡,教师就提供空白邀请卡让幼儿画;幼儿希望邀请其他班级小朋友,教师就带幼儿一起去邀请。 | |
反思评价: 开展幼儿创意戏剧活动,幼儿能力的发展要比结果更重要。因此在创意戏剧活动中,应遵循和坚持两个“凡是”的原则:凡是幼儿可以自己做的一定要让幼儿自己去做;凡是幼儿能够自己体验的一定要让幼儿自己去体验。在整个创意戏剧活动过程中要调动幼儿去主动感受和体验、主动创编和表演、主动制作和准备,让幼儿成为舞台的主人,同时也让幼儿经历承担责任、不断挑战自己和超越自己的过程。教师要克服一味追求结果的心态,避免采用包办代替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为幼儿创设主动探究、发挥创意、迁移生活经验、承担责任的机会,要及时肯定、支持和赞赏幼儿付出的努力和收获,并和幼儿结成戏剧创作和表演的共同体,共同挑战、共同成长。 幼儿园创意戏剧让孩子在创意想象的世界里自由翱翔,真正做到我的戏剧我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