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小故事
《葫芦娃》为主题的戏剧活动,在班里开展地如火如荼,孩子们热情高涨,同时也得到了家长们的热烈追捧,为让孩子对剧情更熟悉,角色把握更到位,表演更深入,我们组织了语言活动《葫芦娃》。
(一)回忆情节、谈话引入
师:1、小朋友们在上次的活动中我们已经知道妖精们抓住了哪几个葫芦娃?(大娃困蜘蛛网、三娃困阴阳剑、火娃困冰里 、水娃困巨碗里、二娃眼睛瞎了)
2、还剩几个葫芦娃?他们是?
(二)围绕“焦点”,激发情节遐想及动作表现(目标1)
师:妖精们还想偷走剩下了两个宝葫芦,天天浇灌毒水把他们变成自己的宝葫芦,于是他们趁爷爷在屋里睡觉的时候准备悄悄的去偷宝葫芦。
1、如果你是妖精你准备想出什么办法来偷?你扮演的是什么妖精?你会说什么?还可以说什么?
2、怎样用动作来表现?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蛇精、蝎子精、老鼠精、蛤蟆精)
(三)分组讨论、分组表演(目标1)
1、分两大组讨论偷葫芦的办法
师:小朋友们肯定还有很多好办法,现在我们来分组分角色讨论,每组想出一个最好的办法,设计你扮演的妖精台词并配上动作。
师: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去偷老爷爷的宝葫芦,请你说一说?(老师做记录)你们觉得哪个办法最可行,为什么?
师:想一想如果你是XX妖精,你会在偷的过程中说点什么台词?还可以配上什么动作?
2、每组里分角色讨论设计台词、动作
师:“请问:xx你们会说点什么?什么动作表现你的角色特征呢?”(教师分组查看并记录)
3、每组里邀请四个角色合作表演
(四)入戏表演展示(目标2、3)
1、交待演出要求
师:(1)刚刚我发现小朋友们讨论得非常激烈,表演地非常的投入,演出时间马上就要到了,我想问问小朋友们演员在台上表演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语言、动作、表情、站位、台风)
(2)怎样才能是文明的小观众?
小结:演员在表演的时候要声音要洪亮、表情要丰富,要配上自己设计的动作和台词,观看别人演出时要保持安静,精彩的部分要给予掌声。
2、依次请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幼儿进行表演。
(五)评价结束
1、自我评价
师:你觉得自己的表演怎么样?为什么?什么地方演得好?
2、同伴评价:
师:刚才的演出很棒,请大家说说别人的演出还需要怎么改进?
(动作、语言、表情、入戏、站位、台风)
师:今天小朋友的表演非常的成功,想到了很多的办法去偷宝葫芦,但在表演的时候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们下次戏剧活动时再来演一演。
戏剧活动过程中以集体、分组、个体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交叉进行,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激活了孩子们的表演欲望,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当孩子们在表演角色时,思维局限于用手的动作表演,我及时提出建议,鼓励孩子们突破原有思维,不断探索和尝试,发挥想象,大胆创作。但是在表演的过程中,由于幼儿的创造性能力和合作能力还比较差,在之前没有足够的时间交流讨论便进行表演,小组各组员没有相互配合,导致幼儿在表演时各顾各的,舞台效果不是很好。作为教师的我参与其中担任一个角色,和幼儿一起游戏,使表演才能更好的完成,达到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