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教研>>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文章内容
10月观察记录(陈莉)
发布时间:2019-10-2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莉

幼儿观察记录表

观察日期

2019.10.18

观察者

陈莉

观察对象

全体幼儿

观察内容

幼儿表演情况

观察目标

1、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2、喜欢参加童话剧表演,大胆自信地表现自我。

观察时长

一小时

活动实录

在戏剧表演活动中,赵婉琳能根据故事情节与其他小演员一起布置道具,进行表演活动。她所扮演的是村长。在真个故事表演中台词较多。在表演过程中,她能用故事中自信的语气说谁厉害谁就是女婿。在选女婿时,能像个小主人一样进行选择自己的想要的。

观察分析

孩子们在舞台的表演也许只有几分钟,但是却能够体现出孩子们平时的表达表现能力,习惯培养,大胆自信等多方面素养。在音乐的提供上我们选择了孩子们当下学习过的歌曲,认为幼儿比较熟悉,同时引导幼儿在音乐区中进行表演和巩固。但内容单调,并不能充分吸引幼儿的眼球,激发幼儿的参与的兴趣,导致他们并没有表演的意识,更多的是喜欢装扮行为。

支持策略

我们需要调动现场的气氛,注重投放节目的丰富性,来激发每个孩子的参与度。首先,节目的内容要丰富,要包括音乐的各个方面的表现形式,比如歌唱、节奏、舞蹈、时装表演等等。其次在音乐区表演节目的选择上也要首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

 

 

 

 

 

幼儿观察记录表

观察日期

2019.10.22

观察者

陈莉

观察对象

全体幼儿

观察内容

幼儿表演情况

观察目标

1、能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扮演,大胆地与同伴进行角色对话。

2、尝试自主结合,协商轮流扮演角色,合作做游戏。

观察时长

一小时

活动实录

进入新表演区时,孩子们的表现是有些被动的,进去后不知道要干什么,对着好玩的各种道具和材料,他们抱着疑惑的态度,当老师给他们做了介绍后,才高兴地去拿各种材料,连着几天,他们只对材料和道具感兴趣,敲一敲、摸一摸、戴一戴、穿一穿,音乐,好像只是调动他们情绪的工具,即使是老师带着他们随音乐跳舞,也不及材料摆弄对他们的吸引力大,幼儿的注意力仍在材料的摆弄和探索上,并不关注音乐。他们一定要将帽子带在头上,要穿上亲子制作的服装;还要一手拿一个乐器;他们把竹棒拿去敲竹筒,去拿各种乐器,放下这个,又去拿另一个。

 

观察分析

提供各种乐器、道具、幼儿喜欢摆弄、探索的材料,有真实的打击乐器,也可以有自制的乐器。认识材料、打扮自己,尝试摆弄乐器、道具是这一阶段活动的特点,为此,我们老师要保护好幼儿的这种兴致,引导幼儿在摆弄和游戏中了解材料的多种玩法和用法,鼓励幼儿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帮助孩子装扮自己,引导幼儿多种方法使用,大胆探索,对幼儿大胆的尝试和有特点的玩法给予鼓励。让幼儿充分地“玩”起来,满足孩子探索需求,支持幼儿的个性表现,使幼儿熟悉和了解环境中的各种材料及功能,为幼儿以后自己独立地表演打下基础。

 

支持策略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具有特别的作用,动听的音乐、鲜艳的服装、舞台和上台表演的喜悦深深吸引和鼓舞着他们,激发他们积极愉快的情感。通过老师不断调整策略,适时指导,最终让幼儿“玩”、“演”、“乐”,起来,充分发挥了表演区艺术教育的功能,较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青山湾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