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教研>>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文章内容
6月教学小故事(曹静)
发布时间:2019-06-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莉

                      教学小故事 6

 

裴雨嘉小朋友带来了《小熊过桥》图书,孩子们对其中的部分情节和角色非常感兴趣,并在表演区借助各种材料、自由分配角色、设计台词进行表演。

在游戏中孩子们特别喜欢表演“小熊受到乌鸦和流水嘲笑后,小熊手足无措,寻找妈妈的帮助的心情”这一段。晞晞小朋友首次担任了小熊角色,并当起了导演,和小伙伴一起设计情节。他从活动室拿来了竹梯书小桥,从区角拿来小熊的头饰带在头上,把自己打扮成小熊,将小熊的角色表演得惟妙惟肖。看到小熊的角色表演起来非常有趣,大家都争着要扮演小熊。没办法,大家协商轮流扮演。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民间童谣作为民间文学的一个分类, 具有天真活泼,语言明快、生动,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的特点,孩子们比较容易掌握。同时它又来自于民间、来自于大众,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富有教育性和知识性,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富有独特性的领域。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的内容,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言语、动作、手势)、道具、场景等,通过模仿和想象来扮演一定的角色、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表演游戏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活动,包括对角色的体验、对优秀文学作品的体验,对生活的体验。同时,幼儿的表演游戏融想象、创造于一体,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通过此案例,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认真思考实施:

1、挑选合适的童谣。表演游戏的首要环节是选择内容,选择的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能引起幼儿的兴趣,直接影响幼儿参与表演的积极性。

2、注重培养幼儿幼儿口头语言的表达技能。首先要让幼儿能大胆地把角色的语言表达出来;其次要让幼儿能较清晰、流畅地用普通话表演;最后要让幼儿知道运用自己的语调来表达思想感情。

3、注重幼儿的形体表演技能。表演游戏需要幼儿的步态、手势、动作比日常生活中的要夸张一些,要有表演的舞台效果。各个角色因其角色特点不同,还要求幼儿在表演游戏中要恰当而准确地把握。幼儿的表演技能不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教会的,而应是幼儿自己通过讨论、互相观摩、评议、采纳他人建议而达成的。可以说在表演过程中每个人的动作都是不同的,各有特色。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青山湾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