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学习卡(理论学习或讲座等)
学习人:陈莉 | 学习时间:2019.5 |
名称:幼儿园戏剧教育课程教学探究 | |
内容概述: 儿童具有戏剧天性。戏剧是儿童把握外部世界、认识自我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幼儿园戏剧教育课程是以3~6岁儿童戏剧素养启蒙为核心价值追求的一种艺术课程,旨在引导儿童用戏剧手段表达自我、认识和理解世界,逐步丰富自己的经验,进而成为一个开放、会合作、有创造力的完整的人。 1.戏剧表达 戏剧表达是指儿童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在假想的情景中,以角色或非角色的身份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儿童的戏剧表达从模仿、造型、控制和情感四个维度展开。 2.戏剧创作 戏剧创作的主体是幼儿,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在虚构的情景中将自己的想法转变为可感知的行动,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幼儿戏剧与成人戏剧有不同的特点与规律,成人戏剧倡导“剧本创作先行”理念,而幼儿戏剧是以“角色创作”(或角色塑造)为先,在角色造型、性格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基础上,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创作情节和场景。 3.戏剧表演 戏剧表演在戏剧教育课程中有特殊的含义,它是指幼儿自己的“表演”:戏剧作品是幼儿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创作的;“表演”发生在幼儿园的各种空间,而不是正式的剧场;在幼儿相对熟悉一个角色之后,角色是可以经常变化的,而不必像成人演员一样扮演的角色是相对固定的;在一个班级中,演员与观众是流动的,而不是相互分离的;剧情细节可以让幼儿自由改变,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 |
反思评价: 戏剧表演的样式(体裁)以音乐剧、木偶戏、哑剧、话剧为主。不同年龄的幼儿,戏剧表演的样式可不同,小班幼儿以音乐剧表演为主,初步开展话剧表演;中班继续开展音乐剧表演,丰富木偶戏、话剧表演经验;大班继续丰富音乐剧、木偶戏、话剧的表演经验,开始表演哑剧。这是对儿童戏剧能力和戏剧表演样式特性综合加以考虑的结果。学前儿童的戏剧表达多以肢体动作为主,言语表达难度较大,年龄越小的儿童越需要借助乐曲、歌曲、舞蹈以及木偶等辅助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