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学习资料卡(陈莉)
发布时间:2019-04-2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莉
个人学习卡(理论学习或讲座等)
学习人:陈莉 | 学习时间:2019.4 |
名称:幼儿园课程建构研究 | 出处:网络 |
内容概述: 近年来,幼儿园课程的建构一直是我国幼教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一些大中城市有条件的幼儿园,几乎都有本园自成体系的课程,各省、市也争相编制本区域的学前教材,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迭起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无疑是学前教育的一场革命。具体的视情况而定吧。 1、幼儿园课程是指在幼儿一日活动中,使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幼儿园课程的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评价 3、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基础性、启蒙性;全面性、生活性;整合性;活动性、直接经验性;潜在性 4、美国学者古德莱德以课程决策层次把课程分为:观念层次课程、社会层次课程、学校层次课程、教学层次课程、体验层次课程 5、美国斯坦福教授艾斯纳从课程内容出发,把课程分为:显性课程,隐形课程,悬缺课程。 6、英国课程理论家劳伦斯-斯坦豪斯-宾特雷依立足教育的内在价值及实践,对目标模式进行详尽而透彻的分析与批判的基础上建构起过程模式的理论框架,第一次明确的提出并系统的确立了过程模式。 7、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8、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对幼儿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知识的研究 9、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两种体系:以学习内容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以儿童发展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 |
反思评价: 一、认识教师的含义及教师成长的三条通道,不断进取,做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二、让自己更加了解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与目的,了解具体的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 虽然自己此前已经做了一段时间的教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对其中许多的规范和制度还是有些陌生的,李老师这次讲座中也给我们详细介绍和讲解了幼儿园课程与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 三、深入了解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原因、目的以及怎样开展。 开展区域活动一是要转变教育小学化倾向,二是凸显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特点,三来区域活动有着集体教育不能替代的教育作用,开展区域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开展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个体充分的发展,开展区域活动有利于教师对幼儿因材施教。围绕怎样开展区域活动, 四、进一步增强了对幼儿常见的活动区域的认识。 |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