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教研>>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文章内容
5月份观察记录
发布时间:2019-05-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俞义庆

幼儿观察记录表

观察日期

2019.5.15

观察者

俞义庆

观察对象

表演区幼儿

观察内容

区域活动

观察目标

幼儿是否能够自行创作表演

观察时长

区域活动时间

活动实录

毛海川小朋友带来了《小熊过桥》图书,孩子们对其中的部分情节和角色非常感兴趣,并在表演区借助各种材料、自由分配角色、设计台词进行表演。

在游戏中孩子们特别喜欢表演“小熊受到乌鸦和流水嘲笑后,小熊手足无措,寻找妈妈的帮助的心情”这一段。毛海川小朋友首次担任了小熊角色,并当起了导演,和小伙伴一起设计情节。他从活动室拿来了竹梯书小桥,从区角拿来小熊的头饰带在头上,把自己打扮成小熊,将小熊的角色表演得惟妙惟肖。看到小熊的角色表演起来非常有趣,大家都争着要扮演小熊。没办法,大家协商轮流扮演。

观察分析

一、表演游戏的首要环节是选择内容,选择的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能引起幼儿的兴趣,直接影响幼儿参与表演的积极性。

二、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虽然争先恐后,分外起劲,但是在于表演的形体技能方面还做的不够到位。

 

支持策略

一、挑选合适的童谣。

二、注重培养幼儿幼儿口头语言的表达技能。首先要让幼儿能大胆地把角色的语言表达出来;其次要让幼儿能较清晰、流畅地用普通话表演;最后要让幼儿知道运用自己的语调来表达思想感情。

三、注重幼儿的形体表演技能。表演游戏需要幼儿的步态、手势、动作比日常生活中的要夸张一些,要有表演的舞台效果。各个角色因其角色特点不同,还要求幼儿在表演游戏中要恰当而准确地把握。幼儿的表演技能不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教会的,而应是幼儿自己通过讨论、互相观摩、评议、采纳他人建议而达成的。可以说在表演过程中每个人的动作都是不同的,各有特色。

 

幼儿观察记录表

观察日期

2019.5.22

观察者

俞义庆

观察对象

表演区孩子

观察内容

幼儿活动

观察目标

如何调动孩子表演区表演的积极性

观察时长

区域活动时间

活动实录

“现在请小朋友根据早上自己选择的活动区域去游戏吧!”周之易,李晑,毛毛端着小椅子来到小舞台前面,打扮了好了之后,毛毛第一个走上了小舞台,他在小舞台表演起了小熊,不停地收拾着自己的家,可小观众们似乎并不感兴趣,很快李晑和周之易就聊了起来,“这只小熊只会打扫卫生。”“真没劲,要是跳跳舞唱唱歌该多好。”一会毛毛没劲就自己走下了舞台,他摘下帽子,穿上了他喜欢的蜘蛛侠的衣服,拿着“宝剑”,在旁边不停地摆着动作。看着空空的小舞台,我提醒李晑“李晑,你不去表演节目吗?”等到李晑站在小舞台,“你想唱什么歌呢?3只小熊好不好”“老师,我想唱3只小熊,我想唱跳小苹果。”“啊!”李晑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但是我还是尊重了他的意愿。

 

随着音乐响起,李晑开心地扭了起来。很快成成和妮妮,琳琳几名幼儿都围了过来,也跟着在舞台下面扭了起来。音乐结束了,成成对着我说:“老师,我也想跳小苹果。”

观察分析

孩子们在舞台的表演也许只有几分钟,但是却能够体现出孩子们平时的表达表现能力,习惯培养,大胆自信等多方面素养。在音乐的提供上我们选择了孩子们当下学习过的歌曲,认为幼儿比较熟悉,同时引导幼儿在音乐区中进行表演和巩固。但内容单调,并不能充分吸引幼儿的眼球,激发幼儿的参与的兴趣,导致他们并没有表演的意识,更多的是喜欢装扮行为。

支持策略

我们需要调动现场的气氛,注重投放节目的丰富性,来激发每个孩子的参与度

首先,节目的内容要丰富,要包括音乐的各个方面的表现形式,比如歌唱 、节奏、舞蹈、时装表演等等。其次在音乐区表演节目的选择上也要首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幼儿当前感兴趣的歌曲(或者节奏、舞蹈),比如《小苹果》《健康歌》等,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的兴趣,除此之外,孩子们对于自己熟悉的学习过的歌曲(节奏、舞蹈)也会非常感兴趣,一遍又一遍地表演,对于以后有可能会学习到音乐,老师也可以事先投放进去,引导幼儿在音乐区中先行熟悉旋律,为以后集体教学活动做准备。投放的节目既有幼儿感兴趣的、熟悉的,又有幼儿需要提前学习的,既满足了幼儿当前的需求,又激发了幼儿的挑战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青山湾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