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间学会商量
毎次玩积木前,我总会关照一句:“小朋友,能不能抢别的小朋友的积木?”“不能!”孩子们的回答总是异口同声的,俨然个个都是可爱的乖宝宝,但事与愿违……
今天早上玩积木的时候,孩子们认真地构建着一些成人无法想象的造型,我还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评价和鼓励,可是不一会儿还是有状况了——
“老师,翟梓煦抢我的积木。”刘弘带着哭音嚷道,还揪着翟梓煦的袖子呢。我目光严厉地看向翟梓煦,他手里抓着个大三角积木挣扎着,看看我,好一会才老大不情愿地将积木还给了刘弘:“给你。”刘弘接过大块的三角积木放在了一边,翟梓煦委屈地望着我,又眼巴巴地看看三角积木,好像有话要说似的,我走了过去:“怎么了?”“老师,我的搭的小房就差一个房顶了,刘弘的那个大三角积木现在又不用。”我笑着点点头:“嗯,如果你的小手绢不用了,别人就抢你的去用,你愿意吗?”翟梓煦摇摇头。“想想看,你该怎么样,刘弘才愿意给你那个三角积木呢?”翟梓煦不好意思地抓抓脑袋,笑着对刘弘说:“请你把三角积木借给我用用好吗?”“好。”回答是很乐意的,“谢谢”。
真有趣,两个人刚才差点就大打出手,现在却成哥俩好了。
四五岁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还较弱,遇到一些事情,他们会直接用肢体语言去达成自己的目的,就出现了“抢”和“打”的举动。作为老师要了解事实,加以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孩子们得以良好的发展。
4、23